一旦决定进京之后, 老赵头和老陈氏都是迫不及待的想上路,毕竟他们都一年没见到自家的宝贝儿子了, 不说赵九福的婚事,老俩口原本就想念的很。
只是光老俩口进京显然是不行的,儿子媳妇肯定放心不下, 若是老俩口在半路上出了什么事情,那岂不是好事变坏事儿了。
不过既然是赵九福的婚姻大事,此次上京老赵头和老陈氏必定会多留一段时间, 一直到婚礼结束才会回来, 他们心里头也想着若是家里人能去的话,多去几个人参加婚礼也是好事。
毕竟老赵家人少的话, 到时候新郎家里连个招待的人都没有, 难道这事儿还得顾家帮忙不成, 老陈氏琢磨了一会儿, 便问了问谁愿意一块儿去。
本来温柔倒是最合适的人选,她跟赵老四一块儿走的话相互间也有个照应,但温柔既然不乐意,老陈氏也不想逼着, 毕竟四儿媳妇脸上不好, 不乐意出远门也可以理解。
老三家的倒是想去,但老陈氏却看不上邓氏,觉得她去了反倒是添乱,直接给驳回去了,私底下却只跟老三说得明白。
老赵家关起门来商量了几日, 最后还是决定由赵老大小陈氏一块儿去,另外带上老三家的赵顺昌,除此之外其余人都不带了。
赵老大小陈氏是家中的长子长媳,在古代等于是半个爹娘,老二家的原本也合适,但赵老二主动提出来说不用考虑他们,毕竟铺子关门的话对生意不大好,而赵牡丹已经定了亲,出嫁的时间不远了,这会儿他们做爹娘的肯定是不能走。
带上赵顺昌纯粹是安赵老三的心,毕竟之前邓氏提出来跟去京城,老陈氏满口就骂了回去,虽说儿子是亲儿子,脑子也拎得清,但老陈氏显然不想让三儿子心寒。
再者,赵顺昌读书不怎么行,但脑子灵活,也有颜色,读了几年书没读出什么名堂来,倒是跟学堂里头的学生都交上了朋友。
赵顺昌比赵九福还大了两岁,但这两年邓氏挑花了眼,竟然一直没给儿子定亲,老陈氏直接把人带走心里头其实也有几分心思的。
商定了出发的人,随后老赵家就紧锣密鼓的张罗出门了,信件早就已经送了出去,老赵头老陈氏竟是一天都舍不得耽误。
行路难,通讯不变,赵九福接到家里头的信件已经是一个月后,算算时间家里人坐船的话怕也快到京城了。
虽说给爹娘用过长寿丹,但赵九福还是担心他们一路走来会不会生病,两人的年纪毕竟大了,这么大老远的过来不能让人放心。
他每日当差走不开,不得已只得让青竹雇车去码头那块等着,左右他自己也能赶车,不愁去衙门的事情。
也幸亏后来赵九福又买了两个人,据说是主家败落才不得已转卖的一对夫妻,看着大约五十出头的样子,但实际上才四十岁左右。
这夫妻俩一个能包揽了家里头的粗活累活,一个能把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净利落,煮饭也味道不错,人看着木讷一些,但却老实本分。
于是家里头就又多了两人,有他们在青竹才能出去守着码头,不然的话赵九福的吃饭都成问题,说不得还得拜托顾家帮忙。
青竹也算是历练出来了,当年刚来赵家的时候他可是什么都不会,现在不说十项全能吧,至少仆从需要会的事情他都会了。
如今他雇车等在码头,这边虽然人多却也处理的井井有条,只是他雇来的人不认识赵家人,青竹还得每天自己在码头守着,没几天就晒黑了一圈。
又过了几日,赵九福都开始担心是不是路上出了什么事情了,恨不得自己请假飞过去看着,青竹才终于在码头上看见了赵家人。
他第一眼看见的是赵老四,连忙跳起来喊道“四爷,这儿,我在这儿。”
赵老四也总算是看到了青竹,当下笑着喊道“青竹,嗨,你等着,我接了爹娘就下来。”
说完赵老四转身走了,过了一会儿才带着赵家其余人一块儿过来了,原来他就猜到以赵九福的性格肯定派人在码头等着,这才自己先出来探一探。
青竹麻利的喊了人,又让身后的车夫们帮忙搬动行礼,实际上赵家人带来的东西可真不少,老陈氏琢磨着孩子喜欢吃自己做的咸菜蜜饯,光是这两样就带了好几个坛子。
幸好赵九福有所考虑,他可是老陈氏身边长大的,自然知道亲娘的心思,特意让青竹多雇了两辆车,这才总算是把所有东西都装下了。
等上了车,老赵头忍不住埋怨老伴儿“你说你,蜜饯也就算了,怎么咸菜还带,这不是别人看笑话吗。”
老陈氏却振振有词的说道“咸菜怎么了,阿福就喜欢吃我自己做的咸菜,说比外头的都有味儿,下饭,一年不见,儿子说不定都瘦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