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是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放缓它的脚步的,转眼孙英群她们已经进入到了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。
这几年,孙英群和文芳都没有回家。她们都一门心思地铺在自己补习班的事业上。文芳更是因为各门成绩都优秀,师大已经基本上内部确定,要把她留校了。
孙英群他们的补习班也做的有声有色的。这也要归功于国家的政策改变了,从上到下都开始重视教育。
考上大学就能改变命运的理念几乎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心里。在这种状态下,年轻人当然都牟足了劲要挤进大学。
相应的,补习班生意就火的惊人。
可是,并不是只有他们看到了这块市场,好多高中的名师,也都纷纷开馆授徒。虽然孙英群他们的补习班并不愁生源,但是,要想走的更远,还需要做响他们自己的名头。
去年,吴瀚就提意他们的补习班注册品牌,并成了公司。不得不说,进了中央财经大学之后,吴小哥的经济头脑被开发的更加彻底了。
孙英群因为经历过后世,也有很强的品牌意识。但是相对来说文芳和乌日娜就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做的好好的,却要去搞什么注册,既费时又费力还费钱。
对待文芳,孙英群和吴瀚当然是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地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。但是对待乌日娜,吴瀚直接就只甩了一句话:让你签字,你就签字,哪来那麽多废话!
然后,我们的乌日娜同学就只能在地主老财的小皮鞭下,不情不愿地签字成为了小小的文星公司的股东兼法人。
孙英群感觉这娃有点可怜,但是就在她想关心爱护一下乌日娜小朋友的时候。这货又开始活力满满地跟吴瀚小朋友斗嘴了。
唉!反正孙英群知道,他们是不会坑了乌日娜的。既然乌日娜的恢复力这么强,孙英群也就不再多费口舌了。
虽然这两年孙英群没有回家,但是孙妈妈却年年来京都看她。用孙妈妈的话说,反正她的假期多的用不完,存起来留着来京都看闺女也不错。
孙英群不知道的是,孙妈妈来京都,并不只是为了看她。孙妈妈还在积极地给孙英群联系留在京都的事情。但是因为还没有准信,所以孙妈妈并没有告诉孙英群罢了。
至于郑承业,只是时不时地在孙英群的生活中出现。一起吃个饭,聊聊天。
孙英群没发现的是,每次跟郑承业聊天的时候,大多都是她在说。郑承业在耐心地倾听,随时给与回应。
其实最好的交谈者,应该就是一个耐心,认真的倾听者。
两年来养成的习惯,孙英群已经可以毫无压力地跟郑承业分享几乎她生活上的一切事情。套用现代的一个词,郑承业俨然成了孙英群同学的男闺蜜。
郑承业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渗透进了孙英群的生活。虽然他没有办法随时参与进孙英群的生活,但是孙英群却愿意讲给他听。
在倾听的同时,郑承业也会友善地给孙英群提出一些小建议。孙英群发现郑哥的话虽然不多,但是每每都能说到点子上。让她的烦恼迎刃而解。
这也使得孙英群更爱跟郑承业聊天。
两年的时间也让郑承业旅长前面的那个副字去掉了。新的机械化旅在京都军区占有很重的分量。军区的大首长们都十分重视这个新型的战斗单位。
此时,郑承业的办公桌上就摆着一摞厚厚的资料。机械化部队对人才的要求极为严格。尤其是这只新组建的部队,技术保障就成了这只部队的重中之重。
想也知道,一个机械化部队,对武器,机械的操控全都依赖这些技术保障人员。如果没有他们,再牛逼的武器,一上场就哑火,也是没用呀。
郑承业手边的就是部队里选送的技术保障人员名单。在厚厚的一叠人员资料的最后一张,居然是一个在校生的资料。
而且这个小子郑承业还认识,就他那厚厚的啤酒瓶子底眼镜,就能让人过目不忘。